「你是受法保障的建教生嗎?」
反對放寬建教合作人數門檻
要求專法保障最低生活津貼
開學必知的建教生九大權益
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自去年八月四日成立以來,即提出五大主張,並設置申訴管道及推動立法,集結民間力量成為建教生後盾。聯盟發現過去十多年來建教合作班學生總數從1997年的16,728人增加超過一倍到2008年的35,246人(詳見下表),合作機構(即廠商)家數也從685家增加超過兩倍為1,940家(詳見下表)!雖然少子化嚴重衝擊高職學生人數,但台灣建教合作的規模卻逆勢不斷擴增當中。教育部推動教建生權益專法在即,而最近正逢全國高職學生正式開課,聯盟除提醒學生家長九個不可不知的建教生權益,同時針對參與今年100學年度建教合作訪視工作,提出訪視結果觀察,以作為對於教育部專法修訂建議。
產業別生活津貼及團體保險差異大 美容美髮業建教生淪為最苦勞
本聯盟今年四、五月間參與100學年度建教合作訪視,訪視若干建教合作廠商中發現在生活津貼的給付上,美容美髮等服務業跟製造業工廠的給付差異甚大!其中美容美髮業建教生的生活津貼,往往只有基本工資約70%左右,也就是每個月約12,000至13,000元上下,若再扣掉膳食費,則遠低於基本工資17,880的水準,而製造業則多半達最低基本薪資17,880元,美容美髮業建教生淪為最苦勞。另外在團體保險部份,同樣身為建教生保額卻保額差異甚大,從五十萬至兩百萬不等,聯盟質疑教育部與勞委會,為何放任廠商對建教生有不同的保障責任?
加班情況普遍 在廠訓練變成在學打工
此外廠商加班情況普遍,以某一知名智慧型手機工廠為例,訪視委員面訪約10位同學,10位同學的打卡紀錄均顯示每月至少有10至20天在加班,每天加班時數大約2小時,一個月加班20至40小時,聯盟在網路上的問卷調查也顯示有61%的建教生有加班的情況。而該廠同學還表示在廠訓練跟學校所學沒什麼相關,在廠訓練無異於變成在學打工!最後該廠五位訪視委員以補充訓練不足,核予不合格不得辦理建教合作,但卻在今年七月該廠商以複評方式,仍順利通過約400位建教生的申請,讓人質疑教育部建教訪視的效力。
老師巡廠工作不確實 學生意見無法表達
另外聯盟訪視委員在桃園某家電工廠的訪視過程中發現,學生一學年來不斷在週記當中反應早餐吃不飽、工作休息時間五分鐘太短,而學校老師卻一直未能轉達意見給廠商,回應學生需求。更有甚者如去年九月份聯盟揭露桃園方曙高工陳姓同學,遭廠商剝削苛扣工資,卻因為學校導師頻頻更換,而求助無門的案例。聯盟質疑教育部未落實徹查建教班合作學校是否配備足夠教師人力,使老師易規避巡廠工作,侵害學生權益。
聯盟主張以及對於建教生家長的提醒
有鑑於此次訪視經驗以及聯盟參與教育部的修法討論,聯盟主張:
一、有鑑於建教生人數不合理的增加,為避免建教生淪為替代正職勞工的廉價勞動力,
專法應規定依據不同產業性質與類型訂定建教合作生最低生活津貼,並由中央主管
機關組成『建教合作生最低生活津貼訂定委員會』訂定之。
二、建教生多為未成年且尚在學習階段,需要有同儕陪伴共同成長,聯盟強烈要
求教育部不得放寬廠商使用建教生的人數限制,也就是最多為廠商技術員工
四分之一、以及每期輪調人數最少3人的門檻。
最後聯盟提出「開學必知的建教生九大權益」訴求,提醒建教生及其家長,為自己權益把關:
一 |
先確認自己唸的建教合作班是否合法(詳見建教合作資訊網) |
二 |
是否有與廠商簽訂「技術生訓練契約」,並且校方、廠商、當地勞工主管機關與學生家長應各持有一份 |
三 |
在廠接受訓練時,廠商應為學生投保勞工保險與全民健康保險。 |
四 |
輪調式建教生之住宿與輪調往返之交通費用應由廠商負擔,且廠商不得向學生收取有關訓練費用 |
五 |
輪調式建教生在廠訓練內容是否與其學科相關,較無相關的廠商是否有提供補充訓練 |
六 |
校方是否有指派駐廠老師定期瞭解學生近況 |
七 |
廠商是否未依規定將學生調廠或退廠 |
八 |
生活津貼金額是否載明於技術生訓練契約中,生活津貼是否偏低,加班時數是否偏高 |
九 |
教育部已全面補助建教合作班學費,依家庭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學生補助全額學費, 114萬元以上學生則依現行私校學費差額補助規定補助1萬元學費,請學生及家長確認繳費單是否仍有收取學費,或是否有任何不合理雜費 |